《解放日报》:煤电生命周期上下游综合利用 “清洁煤”可实现近零排放

发布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270

  10月23日《解放日报》对我校刚刚举办的2011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报道,文章称: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昨天在上海电力学院举行的2011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透露,“清洁煤”可实现“发电为主、分级利用、多级联产、近零排放”,改变煤作为传统能源的性质,发展成为一种新能源。
  清洁能源专家岑可法院士认为,煤不仅是用来烧的能源,更是可以在全过程、各环节加以综合利用的资源。原煤在发电之前,就可通过热解,先提取其中的“挥发份”,这种气态的组分可用于制备油气等化工原料或燃料,完成提取后的焦炭再进厂发电。
  对于煤电生命周期的下游,专家表示,全国每年在燃煤过程产生的煤渣、煤灰达数亿吨,但通常只是用来铺路、填埋等,其资源价值未能充分利用。煤渣、煤灰含有铝、硅等重要材料成分,南方某些地区所产的煤,经燃烧生成的渣样、灰样,还含有镓、钒等重要矿物成分,含量甚至超过原始矿产中的含量,具有极大提炼价值。因此,围绕电厂可形成一条技术链,集聚制铝、制硅等周边产业,而且电力及铝、硅等生产过程所需的风机、燃烧室、烟囱等设备可以共用,以煤为原料产出多种产品,做到洁净发电、洁净利用,同时达成节能与减排目标。
                                     党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