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根据《上海高校特聘教授(高端人才)岗位计划实施意见》,经高校推荐、专家评审、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领导审定等程序,共产生了73名(其中特聘教授48人、讲座教授16人、跟踪计划9人)2013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高端人才)拟聘任人选,我校所推荐的海外学者宋文战、邵立冬、刘方成功入选。在48名特聘教授拟聘名单中,我校入选3人,占了特聘教授名额的1/6,和上海师大并列非985、211高校入选人数的第一名、紧随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交大医学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之后列上海高校的第六名。
近年来,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先后制定实施了 “1+4”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五个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的“汇智工程”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2008年以来我校已成功申报上海“高端人才”1人、“高端人才”12人、上海“领军人才”1人、上海“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浦江计划”4人、“曙光学者”4人、其他市级人才计划20多人。据市教卫党委《上海高校人才状况一览》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我校入选市级及以上人才计划65人次,名列上海市属本科高校前列。2010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青年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次被评为上海高校优青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三位拟聘“高端人才”的基本信息如下:
宋文战,男,1976年7月生。2005年毕业于美国伊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物联网实验室(Sensorweb Research Laboratory)主任,主要从事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智能健康和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电信学院申报)。
邵立冬,男,1979年11月生,2004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材料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加入M.L.H.Green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研究组,研究方向为纳米碳管材料化学工程与应用,于2008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2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无机纳米结构担载过渡金属及合金纳米相在表面催化中的应用”领域的研究(环化学院申报)。
刘方, 女,1974年7月生。200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09-2008.09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2008.10-2009.10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博士后。2008.10-2010.05美国FDSI公司联合研究员。2010.05至今美国VisionBee建筑节能公司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工作和研究(能机学院申报)。
人事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