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085工程”)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
第一条 为促进我校“十二·五”内涵建设,建立奖优惩劣机制,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做好“085工程”项目建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根据上海市教委《上海地方高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地方高校“十二·五”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和《上海电力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上海教委关于高校“085工程”对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实行分段评价的有关要求和项目建设的计划,学校组织对有关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价。
第三条 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一年的,每半年检查一次;超过一年的,每年检查一次,并根据项目建设节点目标,不定期开展专题检查。项目建设完成后,学校根据验收和评价的要求、内容和依据, 聘请校内外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价。
第四条 专家组成员包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内外学科专家、管理专家等,并建立引进国内外专家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办法。
第五条 绩效评价要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重点看建设前后的指标增量、在全国高校同领域学科地位和在行业中影响力等方面的变化,有重大(重要)突破、有重大(重要)进展、有重大(重要)社会影响的加大评价权重。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1、通过项目建设,是否实现预期的目标;
2、是否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国内(或上海)领先水平或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3、是否对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和示范作用;
4、是否产生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团队;
5、是否产生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对提升科研水平和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产生重要作用;
6、是否产生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机制体制创新;
7、是否对学校升格为上海电力大学产生重要支撑。
第六条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表)
1、一级指标为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综合建设五大类。
2、二级指标为获国家(省部级)奖项、发表论文情况等。
3、评价内涵覆盖上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工作面,同时留出适当空白供不同项目增加其独具特色的机制、制度、方法和成果等指标。
第七条 绩效评价结果
1、项目建设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绩效评价的结果将在学校适当范围内公示。
2、对达到项目建设目标,建设成效显著的,学校将加大投入。对建设不力、绩效差的项目,学校将暂缓或减少资金投入并暂缓启动该二级学院(部)或学科专业新的建设项目。
第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学校“085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上海电力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上海电力学院“085工程”财政资金支持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内涵 |
学科建设 | 1.1 国家级奖 | 获国家三大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
1.2 省部级奖 | 获省部级三大奖、市(省)级哲学(人文)社科成果奖等 | |
1.3 论文专著 | 被SCI、EI、ISTP、SSCI、CSSCI收录和引用情况等 | |
1.4 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 | 获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市)省部级和企业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 | |
1.5 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专利授权数等 | |
1.6 学科地位与水平 | 获国家(市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学(人文)社科基地等学科基地的数量和建设水平 | |
1.7 主要标志性成果 | 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标志性成果,尤其是围绕地方重点需求和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果 | |
人才培养 | 2.1 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情况 | 专业结构优化及建设水平、课程数量及建设水平、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情况、参与重大教改项目等)、获国家级(市部级)教学成果奖等 |
2.2 学生质量 | 在校生规模和结构、学生获奖情况、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情况、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学位论文获奖情况、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等 | |
2.3 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和培养机制创新 |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际(国内外)交流生的比例,培养模式(含产学研合作)的改革及实施情况,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关标准制定及实施情况,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情况等 | |
队伍建设 | 3.1 师资队伍建设 | 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规划制定以及实施情况、创新团队建设规划制定以及实施情况,新增国家(上海市)高端人才等领军人物的数量和结构等 |
3.2 获国家级人才基金、人才计划情况 |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 | |
3.3 获上海人才基金、人才计划情况 | 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曙光计划、高校特聘教授(高端人才)岗位计划、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青科研专项基金等。 | |
综合建设 | 4.1 国际交流与合作 |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情况,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留学生(学历生)规模,中外学生交流、访学和互换情况 |
4.2 学校特色建设 | 符合学校定位和特色的相关建设 | |
4.3 优质资源开放和共享 | 教育和科研服务网建设状况及向校外开放程度和使用情况,图书文献服务保障建设状况、向校外开放程度,新增仪器设备数量、金额及向校外开放情况, | |
4.4 制度建设 | 围绕“085工程”建设项目的遴选和实施,学校在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如项目遴选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方面取得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