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全国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3-10-14 浏览次数:92

  10月12-13日,全国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自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及运行电厂、国内外制造厂商的代表百余人莅会,围绕“智能化电站的技术发展”为我国智能电站发展开方把脉。
  会议由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和智能电网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联合承办。学院王志萍副院长、薛阳副院长分别主持了开、闭幕式。副校长张浩教授致欢迎词,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电站自动化、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来宾表示感谢。
  本次学术会议体现了学术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学者带来多场高水平报告,有《燃气轮机监测诊断技术研究》《数字化电厂概念与实施》《多能源发电特性分析与虚拟发电厂控制》《智能化电站建设与发展方向》《厂网双赢的功率\频率控制方法》《超临界机组控制特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可独立应用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等,与会者围绕“智能化电站发展技术”“电站智能检测”“智能检测与智能分析”“电站智能控制”“电站智能制造与设计”五个专题分组深入交流。
  会上,自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肖伯乐宣布了15篇大会优秀论文名单。
  期间,沪上相关媒体还对我校副校长张浩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牛玉广教授、中南电力设计院陈进发主任、我校杨平教授等就智能电站与智能电网的关系、新能源并网技术的难题突破、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的电站、发电效益与节能减排等议题进行了专访。
  由于新能源机组大量并网发电,受其特性的影响,作为“坚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发电侧负荷波动很大。以此为背景,本次会议重点探讨:传统电站如何承担更大调峰压力,电站控制系统对负荷变化的响应能更稳更快;通过技术革新降低发电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使其成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
  会议提出建立全国性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议,希望借此促进该领域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水平取得新突破。
                                    自动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