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教授受聘环化学院2014级班导师

发布时间:2014-07-03 浏览次数:272

  7月1日下午,环化学院在杨浦校区召开2014级班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制工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成旦红应邀参加,学院党政领导和班导师与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莉主持。
  环化学院2014级班导师队伍“阵容”强大,校党委书记成旦红,校发展规划处处长解群,学院院长徐群杰,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吴强、曾涛,应用化学系主任吴春华等11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接受聘任,成为2014级11个班级的导师,他们将在四年中对班级学生进行专用引导和人生导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党政领导向新一届班导师颁发了聘书。
  聘任仪式后,党总支书记刘莉汇报了2010—2014年班导师工作情况和成效。学院院长徐群杰教授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班导师制的推出背景,因两地办学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原能环学院班子集体商议后,决定选拔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以及校院两级领导担任自然班导师,了解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重点进行专业引导,构建学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运行四年来,班导师制很好的发挥了连接师生的纽带作用。
  首批班导师代表、张俊喜教授在会上发言,以班导师的定位为切入点,分享了他在学业、情感、科技创新和就业等方面对学生提供帮助的经验。他说班导师制密切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2014届毕业生离校后还专程回校与他畅谈,让他更强烈的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幸福感。新任班导师代表解群教授回顾了其曾经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她认为班导师制是一个双赢的平台,通过当面接触和交流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进而更好的推动工作,教师在利用自身资源服务好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提升。
  会上,大家就《环化学院班导师学生培养计划》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该计划以学生在大学四年所要经历的八个学期、三个暑假、四个寒假作为时间节点,制定了包括专业认识、基本能力培养、就业技能培养、明确发展方向、就业及考研动员指导、职业素养教育等主题明确的工作指南。学院希望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增强班导师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让学生真正获益。
  新任班导师、校党委书记成旦红教授在听取了工作报告和大家的发言后表示,班导师制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教师直接走向学生一线,很好地响应了环化学院提出的“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内涵发展”的目标,在全校营造了全员育人的氛围,他希望环化学院班导师制的经验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他也表示将尽力做好导师工作,多关心和指导学生,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为学生培养和学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校院领导、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专业教师的作用,环化学院于2010年开始实施“班导师”活动,由学校和学院领导、教授、学科带头人等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班导师”,与学生班级“一对一”的结对,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对学生进行学科发展、学习方法、大学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和帮助,以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学院为2010至2014级共36个班级配备的班导师均为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其中有校党委书记、校长,学院院长、高端人才等。随着班导师工作的深入开展,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认可和支持,一些老师主动申请担任班导师,学院逐渐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环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