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将废除?中国高教未来之路如何走

发布时间:2016-07-01 浏览次数:818

日前,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211工程”“985工程”存废之争

20余年来,“211工程”“985工程”的成绩值得肯定,但由于“211”“985”在获得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学生就业方面的“含金量”越来越大,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发热议。

1.高校间贫富差距悬殊

《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根据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及媒体梳理发现,中国的高校资源特别是科研经费向少数“211”和“985”高校集中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数据显示,2009—2013年的五年间,政府拨付的全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达到2647.69亿元,但其中的72%被112所“211”和“985”高校瓜分,剩下超过2000所高校只能分摊剩余的700多亿。

2.“211”“985”成毕业生就业门槛

由于有“985”“211”的存在,一些招聘单位常以此作为“门槛”设限招聘大学毕业生,导致很多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难以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不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

2013年4月,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招聘信息。2014年11月,教育部表示,今后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也制定了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

现存的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等部委虽多次要求,均强调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平性,但就业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教育部:拟年内启动“双一流”建设

在未来道路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如何走?对此,教育部近期表示,将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